“魅力西平”有“魅力”
作者:邹开歧
连日来,“魅力西平”成了网络上的热词。
一个远离县城30多公里、座落在山沟沟头、开门就见山的乡镇,能有多大魅力?
有事实为证 :
成德南高速公路,已于2013年1月20日正式通车。2016年,整个工程已划上句号。居然经国家及省里有关部门批准,投入1.2亿,占地133亩,以15个月工期为时限,专门为西平开个口子。
西平如果没有魅力,行吗?
魅力在哪里?
就因为 : 西平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试点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又是四川“最美古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和重点镇、省级环境优美示范镇……
也许有人会说,“这都是挂在墙上的牌子”!
我就说点别的。
1994年4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在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和省纪委书记杨崇汇及绵阳市委书记陪同下,来西平考察。对农村服务体系、小城镇建设非常满意。考察结束,接见了镇党委、镇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
1997年秋天,省文联副主席陈之光、《四川文学》主编邓仪忠、中共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亚莲等领导,专程来西平,为”绵阳市文艺创作基地”挂牌。
2010年12月下旬,四川著名诗人张新泉、刘滨、李自国及《四川文学》副主编牛放、诗人白马曲珍、《中外文艺》主编银莲,在省作协副主席曹继祖带领下,专程赴西平釆风。写出了《愿住西平镇,学做西平人》、《不辞常做西平人》、《古城三台好,自在西平人》等等等诗文。
就在这一年,世界体操冠军李宁捐资100万元,建西平社会福利中心。
这就是西平的魅力!
2011年11月12日,北京清华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博士霍晓卫、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规划师张晨杰和省、市专家一行30余人,来西平考察,为建设“四川最美古镇”献计献策。
这是为西平的魅力增光添彩!
民间有句大实话,“好汉不提当年勇”。
就说说眼目前的事。
今年刚过了“五一”节,镇党委书记、镇长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大有好转,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1周年,搞一次活动。
西平镇已有好些年没搞过大型文化活动,又因近年来相继与凯河、跃进、上新合并。有必要对外展示一下,当今西平之风釆。
有人建议,七月一日,正直炎天暑热的盛夏之季,何不将庆祝大会移至下午七点。夜幕降临,还可用璀璨的灯光,点亮凯江两岸的景观、场镇周围的山水,吸引更多的人,来西平消夏。
于是,酝酿出了“喜迎二十大,庆祝建党101周年暨消夏文化节”的初步方案。
怎么也没想到,这事儿不但县上来加盟,市上还来参与。一下子提升到现在的“绵阳市乡村振兴消费节、三台县消夏文化季”,时间由当初的七天,延伸到现在的一个月。
还有没想到的,这期间,著名画家、省美协主席梁时民要来西平写生;巴蜀笑星、散打泰斗李伯清,要来西平接地气……
这不是西平的魅力吗?
还有,七月一日这天,天气预报有雨!
西平镇党委、政府及所有工作人员、有责任有担当的西平人,心都抓紧了。更让人揪心的是,老天爷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早上不下,中午不下,直到下午五点,仍然没下。虽然布置会场的人,没有晒着太阳,还凉风悠悠,但心里不踏实啊!
到了下午6点,省上的、市上的、县里的领导和客人,还有四邻八乡的群众,正在陸陸续续向西平的月牙湾广场走来。
作为待客之主的西平人,面带笑容心焦急啊!
工作人员,迅速将准备好的簿膜展开,一排一排地、井然有序地遮盖着贵宾席上的文件,刚刚遮到最后一排…
嗨,雨住了,天晴了,抬头一望,厚厚的云尘变得稀簿了。
时针指向下午7时,会议准时举行,领导讲话、节目表演穿插颁奖表彰,一切井然有序。
更让人震惊的是,约6万人的场合,又是黑夜,会议结束,整个主会场及围观群众,没有任何骚动,先让客人离场后,再有序地疏散。
广场四周,有些道路,弯多不平,灯光微弱,但见人们扶老携幼,互相照顾,谈笑风声地走在观赏灯光秀及回家的路上。
临近午夜,大雨倾盆。
更觉奇怪的是,整个七月二日,三台这方土地的上空,云层越堆越厚,雨不停地下,人们担心着这么美的灯光秀,谁会冒雨去看?
事情就有这么怪,到了下午5点左右,蓝天白云,夕阳反照,去西平看灯光秀饱眼福、品味小吃饱口福的,高高兴兴、邀邀约约地出发了!
这就是“魅力西平”的“魅力”,“魅”得天老爷都要来助一臂之“力”!
欲知“魅力西平”的“魅力”从何而来,且听下一个故事一一“魅力西平”的”陈年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