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阳公安系统,有一位警界闻名、文武双全、业余爱好广泛的牛人。工作之余,牛人兴趣爱好广泛,中医、美术、中国象棋、田径、武术散打、硬气功,还会葫芦丝、钢琴、小提琴、二胡、箫、笛子、电子琴、琵琶、古筝、吉他、手风琴等10余种乐器。
就在2月份刚刚结束的2019年“新春杯”全国书画大赛中,牛人画的一幅国画“骏马奔腾”,获得了全国优秀奖获奖证书。
其实,牛人获得的各类获奖证书不止这一本,家里还有一大口袋,这里面包括全国级、省级、市级、县级等多个级别的奖励,也包括着写作、体育、美术、音乐、工作及其先进事迹等多种领域的奖励。此外,牛人还酷爱写作。10几年中,他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论文、新闻稿件两千余篇。他曾连续三届参加绵阳市委政法委和绵阳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绵阳宣传写作比赛并获奖,成为绵阳市连续获得此奖项的唯一一人。2008年5.12地震时,他参加了抢险救灾,然后以英语撰写了一篇《抗震救灾,绵阳巡警交上了合格答卷》发表在《中国日报海外版》,让全世界看到了绵阳巡警的风采。
但最牛逼、最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绝活----一心四用。
2015年2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三台梓锦广场海选奇人,他有幸登台献艺。只见他双手拿起一根木凳,使劲地砸在自己的锃亮的光头上,三五两下,就将木凳砸碎了,他的头却安然无恙。接下来,牛人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各写不同的诗句,口中背诵当年高中课本中的古文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在手书口诵之时,节目主持人手持麦克风面向观众大声说一段故意干扰的题外话,并在其中穿插一个陌生电话号码,等他表演完毕,让他说出这个号码,他居然丝毫无误。台下观众目瞪口呆之余,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对此,不少观众表示不可思议。
这种超强抗干扰的专注记忆法,后被绵阳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先后报道播出后,曾引起强烈反响。
这位牛人叫刘鉴平,三台县向阳人,现任绵阳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内勤中队副中队长。
采访这位记忆牛人,他还向笔者讲述了另一件有关记忆的奇趣事。2015年12月和2018年12月,牛人参加了两次公安系统两年一次战训合一培训,每次教官都要求他在16天时间内把300个同学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全部记下来,并一一对应。其实16天时间,记住这些对于刘鉴平来说都不是难事,最难的是这300个同学他90%都不认识,要把这300个同学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一一对应背下来,这才是最难的。
5天后,刘鉴平去教官那里汇报表演他的超强记忆功能。300人每人两组枯燥的数字,居然被他全部记在脑袋里并一一对应,丝毫不差。有几个学员不服气,怀疑其作弊。找到他要他当面背诵出跟自己有关的哪一组数字,结果被他的表演所折服。一次跟朋友见面,他一口说出这位朋友20年前用过的传呼号码,让这位朋友十分吃惊:“20多年了,我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你居然还记得这么准确。这辈子我谁都不服,就服你!”
新朋友说出电话号码让他存手机里,他说他已经记在脑袋里了,懒得存。到目前,他说他脑袋里记住的电话号码至少两万个,可能有一万个都没用了。
刘鉴平告诉笔者,记忆有方法,不完全是父母的遗传基因所致。有时候逼自己一把,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记忆效果。他说他记忆上的缺陷是人脸识别功能差,见到三五年不曾见面的朋友,很难把人名和面貌对号入座。再就是对于道路的记忆比较差。他的强项是书本知识记忆和数字记忆,特别是数字记忆,其准确率应该在99%以上,当然偶尔也会有小差错。让他欣慰的是,13岁的女儿记忆力远远胜过他。2016年,他11岁的女儿斩获全国小学生奥数冠军和全国少儿作文竞赛冠军。2018年,女儿再次获得全国少儿作文大赛冠军。8岁时女儿参加CCTV全国少儿英语竞赛四川赛区获得亚军,而此次参赛前,她并没有参加任何课外英语培训,仅凭上课时所学得的知识就获此殊荣。暑假,刘鉴平给女儿买了一套由十本书组成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套书。为了保护视力,刘鉴平规定她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的书。暑假结束,她居然可以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