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泡菜下饭
作者:邹开歧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味以鲜为首,咸为味之源。
人不能不吃饭,
没菜吃不下饭。
居家过日子,
锅、碗、瓢、盆、泡菜坛;
渍、泡、腌、制之蔬菜,
相伴着一日三餐。
勿论豪华盛宴,
还是家庭便餐,
品山珍,尝海鲜,
最美不过泡菜下饭!
从我开始记事起,就看到了,而且刻骨铭心地记住了,放置在厨房里、墙脚边的泡菜坛。
每到吃饭的時候,母亲就要揭开泡菜坛子捞一大碗泡菜,放在桌子中央,这就是一日三餐离不了的泡菜。
再后来,我看到了与我们相邻的一户殷实人家,专门用了一间屋放置泡菜坛。
十多个不同大小、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坛子,有序地顺墙放置。
其中有装泡青菜、泡萝卜的大坛子;有装辣椒酱、盐渍菜的中型坛子;有装豆豉、腌辣椒、泡盐蛋、泡生姜及红海椒、泡大蒜及装豆府乳的小坛子。
那二年,家里泡菜坛子多,说明这家人日子过得宽裕。
如果说某人家里“泡萝卜都抓不出来一碗”,这样的人家,十有八九都是穷光蛋。
姑娘家看人户,不仅看房子有多宽,还要看这家人有多少泡菜坛。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泡菜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咱们三台,曹氏泡菜的第一代传人曹贵成,生于1888年。
曹贵成的奶奶,就因为能做一手好泡菜,被曹家看中,并以丰厚的聘礼,娶进家门作为曹家儿媳。
后来,又将一手泡菜的绝活,传给了曹贵成的母亲。曹贵成小时候经常看奶奶和母亲制作泡菜,受到了耳濡目染。
曹贵成从15岁起,就跟师学习厨艺。他自出心裁,利用泡菜做的开味菜,让师付刮目相看。
才20岁,就在成都浙蓉中学担任总厨师。
所谓浙蓉中学,还真有点来头。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浙江人王启琨任四川盐茶道使,在旧庙址上兴建浙江会馆。民国时期,于浙江会馆旧址开办浙蓉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二十五中,后并入成都气象学院(今成都信息工成大学)。
当年在浙蓉中学读书的学生,家庭境况参差不齐。
这种情况下的学生食堂很不好办。满足了富家子弟的美食美味,却让穷家子弟远离了学生食堂的席位。
真是众口难调啊!
曹贵成居然让家庭泡菜走进学校,在学生伙食中开发泡菜系列。怎么也没想到,这些泡菜不但大开其学生胃口,还物美价廉。不但大大降底了学生火食成本,还让在家里挑嘴挑食的学生饭量大增。
其结果是,在浙蓉中学读书住校的学生,不但伙食费用低,还身体倍儿棒。
曹贵成也没想到,自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后来才知道,吃泡菜有很多好处:
彭祖四大长寿养生术中,首推膳食养生。
彭祖时代,因膳食以果蔬为常,其保鲜手段,除了窖存,就是盐渍。
据传,经盐水发酵的蔬菜,予人体养生,另有功效。
因为,吃泡菜加快新陈代谢。泡菜中,有含量较高的膳食纤维及维生素。其作用,可以让胃肠道的蠕动加快,起到通肠、润便、清除肠道内的毒素,加快新陈代谢。
有资料刊载,泡菜有美容养颜之功能。泡菜中,含有抗酸化活性因子成分,进入人体后,可以抑制皮肤衰老、減肥瘦身、加快营养物质吸收。
当年成都浙蓉中学这些学生娃儿,端着饭碗,就想起了泡菜。使得不会泡菜,或菜泡得不好的家长,纷纷来学校请教曹贵成,学习泡菜。
但是,有关泡菜的那些过筋过脉的绝活,怎么也学不到。
就其原因,当然有龙门阵可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