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宗亲文化和百家——三台县龙树镇大力村猫儿沟和谐家庭建设考察记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1-12-2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宗亲文化和百家


----三台县龙树镇大力村猫儿沟和谐家庭建设考察记


2021年12月17日,白露为霜,寒气袭人。我们考察组一行四人,慕名前往距离三台县城50多公里的龙树镇大力村猫儿沟,考察探访张氏宗祠的文化内涵,领略到一番别具特色的宗亲文化。


1.jpg


乡道弯弯,一路摇晃来到猫儿沟。沟口“有猫儿沟风景区欢迎你”字样的风景石兀立路旁。车到目的地,一下车就看见一座气势雄伟的桔红色琉璃瓦建筑。张氏宗祠管委会一班人列队欢迎并与我们一一握手。


宾主介绍姓名职务后入座喝茶座谈。张氏宗亲会会长张朝辉向来我们介绍了祠堂建设募集资金、选址、设计、施工以及祠堂文化建设等情况。猫儿沟居住着50多户张氏宗亲,加上两镇三村的张姓族人,总数达数百人之众。


2.jpg


祠堂大门前,摆放着一对汉白玉石狮子。廊柱和大门两侧,各有一副对联。步入宗祠,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新中国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照片、张氏列祖列宗牌位、族人张朝柬绘制的以团结、兴旺及和谐文化为主题的一组壁画、张氏宗祠大事记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左侧倚墙而立的是张氏的镇祠之宝-----一个巨大的玻璃钢柜子中,立有大清光绪年间镌刻的四块张氏石碑。墙上右边镶嵌着一块《张氏家训》碑。为了让族人知晓古碑刻的文言文内涵,玻璃柜左边的碑文内容就是四块古碑的白话文版本。碑文记载了张氏祖先首次从广东迁往湖北麻城县,尔后再度迁往四川三台龙树镇客居繁衍,瓜瓞绵绵,延续至今。


古碑前面,是张氏族人修桥补路、抗洪抢险、修抽水机房等奉献社会的善举图文介绍。2018年,有族人不幸患肝癌急需抢救治疗,在会长张朝辉和老年协会的倡议下,族亲们爱心捐助近万元善款,虽未能挽救族中亲人生命,但爱心善款温暖了亲属的心,使生者感受到了张氏家族的关爱,死者离去有尊严;抗美援朝老兵张立修,年少离家参军卫国,复员后留京工作至退休。他时刻惦记关心着家乡父老的生活状况,不顾耄耋高龄,积极参与家乡宗祠建设,吃苦出力,出谋划策,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他又为龙树镇养老院捐资几千元购买了一台大彩电,受到院里老人、领导及镇领导的高度赞扬!


3.jpg


出祠堂,游览健身广场,八类健身器材一字排开。张朝辉会长为来宾介绍了龙形石的特点。广场一隅,立着一块玻璃镜框,其中内容是一张介绍88岁抗美援朝老兵张立修事迹的喜报。2020年,他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听说张立修就在现场,笔者立刻搀扶着他来到玻璃镜框前,以宣传他的“喜报”为背景,为他拍照。接下来,宾主纷纷与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合影留念。


4.jpg


广场周边的草丛中,依次排开一系列风景石,每一块大大小小的石头上,分别镌刻着“弘扬中华道德文化传承华夏智慧文明”、“和为贵”、“忠孝传家”、“健康是福”等传统儒家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名言警句。据介绍,这些漂亮的风景文化石,都是张氏企业或族人捐资定做而成的。充分体现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特点。


最后,笔者就张氏宗亲会这几年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情况,专访了宗亲会会长张朝辉。他介绍说,我们这个宗亲会下面有“一会一组”。“一会”就是老年协会,由上门女婿冯开正担任会长;“一组”就是由张发修负责的道德教育组。老年协会主要负责组织老年人到健身广场来锻炼身体,利用从重阳节免费向老人提供聚餐的机会,全面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以及心理状态,帮助那些心情不愉快的老人解开心结,让他们欢度快乐而幸福的晚年。七年来,由管委会出资累计为9位七十岁以上老人过生日,对4户遭遇不幸灾难的家庭进行了看望慰问。此举极大地增强了老年协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5.jpg


道德教育组主要针对青年人。哪家有扯筋闹架、打锤割孽、不孝敬父母的行为,张发修就会去家里了解情况,厘清是非,调解纠纷,该批评教育的绝不口软,促使当事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此外,每年腊月26的祭祖日向前来参加祭祖仪式的张氏族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县上要求缩减规模)报告一年的工作,听取族人对宗亲会来年工作的建议,座谈了解每家每户的家庭建设情况,表彰先进,鼓励大家积极构建和谐家庭,努力争创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银青结合模式开展平安村组、和谐家庭建设7年以来,累计调解纠纷6人次,心理疏导(干预)8人次。做到了矛盾就地化解不出猫儿沟,把“家和万事兴”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近年来,猫儿沟没有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案例,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纠纷。张氏族人彼此和睦相处,一门心思搞经济谋发展,家家户户建起漂亮的小洋楼,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忠于祖国的抗美援朝老兵事迹展示、张氏家训碑刻展示、“百善孝为先”主题壁画、张氏族人善举事迹展示以及传统文化、康养文化宣言展示等等,无不体现出张氏族人的家国情怀,激发出全体族人爱国爱家、振兴乡村的蓬勃力量。


作者:古往今来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17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12-21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传承民族文化,继承宗亲血脉,中华民族精神,努力发扬光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1-12-21 1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三江闲人 发表于 2021-12-21 17: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老张家也是我县客家大族,可惜的是三台虽有很多客家人;但不会说客家话,仅仅保留了对人的称呼。“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没有了客家语言氛围;被湘楚语言和川话同化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背着快乐行走 发表于 2021-12-21 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张是大姓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魏桂华1 发表于 2021-12-21 1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赞赞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21 2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宗亲文化发扬光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白焕章 发表于 2021-12-21 2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可以有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笨啊邓邓 发表于 2021-12-21 2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赞一个。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涪江岸边 发表于 2021-12-22 0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又是麻城县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