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中秋时节说“摸秋”》

  [复制链接]
行者~ 发表于 2021-9-19 1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中秋时节说“摸秋”》
        中秋渐近,在农村土生土长的我忽然想起“摸秋”的话题来。
         “摸秋”,曾经流行于我国江苏、湖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在中秋之夜,无论男女老少,自己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悄悄到别人家地里或房前屋后偷个瓜或果回家来吃,叫“摸秋”。有的地方则是未婚的少女才可以“摸秋”,只要把别人家的东西偷到手,就是好兆头,预示她即将遇到如意郎君,可以谈婚论嫁。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时,村子里那些成婚后还没有生育的妇女,趁着月色自己一人或结伴而行去别人家的田地里或房前屋后的瓜棚架下摸瓜或豆,然后拿回家吃,她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祈求自己早生贵子,寓有“种瓜得瓜(男孩),种豆得豆(女孩)”之意,据说只能偷别人家的,不能偷自家的,否则就不灵验。那时候,偷冬瓜南瓜便是首选,因为农村人都重男轻女嘛,一般人家还要专门留几个瓜果在地里或房子上,等他们来“偷”。即使那些被偷了的人家晓得一般也睁只眼闭只眼不予追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有的还通过“摸秋”解除隔阂或仇怨,如果没有被“偷”,反而觉得歉疚。我就曾经参与过“摸秋”,白天先去踩好点,吃过晚饭,就悄悄咪咪跟到那些要去摸秋的娘们儿,直接去摘了瓜果就往回跑,毕竟是“偷”东西,还是有点心虚。有时候,跑得扑爬跟头的,生怕被人逮到,若是路上绊一跤的话,就只有自认“倒霉”。
        难道中秋夜除了赏月亮、聚亲友、品月饼等“好事”外,还允许人做点“坏事”?果然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许多民族节日都有对一些“坏事”的包容。如:元宵节,中原一些地方民间有“骂元宵”习俗,允许骂人,骂门,骂街,有的甚至还有腔有调地唱着骂;一些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人们拿着水盆水桶,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随便泼水,泼成“落汤鸡”才过瘾;西方的“愚人节”,则允许说谎骗人,愚弄人;还有西班牙的西红柿节,人们可以把大车大车的西红柿乱抛乱掷,打得人浑身鲜“血”淋漓才肯罢休。其实这是一种节日的狂欢,是人类物质、精神生活一种不可或缺的短暂“出格”或“叛逆”。
        苏联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巴赫金说过:节日狂欢是人们在“第一世界和第一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劳累、压力、情绪垃圾,在“第二世界和第二生活”中得以宣泄和消解的一种方式。人类是大自然母亲的孩子,在节日这样的特殊时节,“母亲”不但提供种种美味佳肴让“孩子”们尽享口福,还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做点平时想做而不敢做的“坏事”:打打闹闹、小偷小摸、破口大骂、欺骗说谎、浪费捣乱等等,不一而足。
        但令人费解的是:人们为何不在“月黑风高”的日子、黑灯瞎火的时候去偷,却偏偏要在月明星稀的中秋之夜,“光明正大”地偷呢?据说咱们中秋节的偶像嫦娥本身,也有“偷”的前科。李商隐《嫦娥》有诗为证:“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见在嫦娥的眼皮底下“偷”,是不要紧的。
        如今,人们不会再去干“摸秋”之类的事情。但“摸秋”这些节日文化现象告诉我们:连天上神仙都难免犯点小错,何况我等市井小民!人性中的一些缺点,一味地“禁”或“堵”是不行的,有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去宣泄。在这个特殊的时节,人们放下架子,忘记身份,丑化一下自己,借以释放压力,消除烦恼,何乐不为。所谓道法自然,我们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有节的生活,这或许正是人类日常生活与节日生活交融并进之“道”吧。
front2_0_Fp6EJ_FCqt7JBbuhXh6qvlocX6-6.1631930222.jpg
front2_0_FiCKW7AwvlE2J6sEqekzFMNFeCUw.1631930222.jpg
front2_0_FsgDu7fUFOI6ZgnD2g5_9zWR5cMi.1631930222.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8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9-19 1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给大家普及了中秋佳节的儿时美好时光。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张主任 发表于 2021-9-20 0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独立 发表于 2021-9-20 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农村的风俗习惯还是挺有趣!!!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过好每一天 发表于 2021-9-20 0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像没听说过呢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独立 发表于 2021-9-20 0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以前的传言吧!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1-9-20 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这个民俗还真有点意思,属于非遗物级别了!能在三台踩点就好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银红之恋 发表于 2021-9-20 0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0 08: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势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