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亟待保护四川第一座多功能水电站——三台老明台电站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1-7-1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老明台电站,四川第一座多功能水电站,位于新渡口大桥上游,它见证了四川乃至全国水利发展史,是珍贵的工业文化遗产,保留至今,实属不易。目前,电站在90年代已被拆除部份地面建筑,全石料筑就的墙体依能看见昔日欧式建筑的风采。(当时在拆除时,被文史专家和新闻媒体呼吁后停拆)。

1.jpg
废弃的老明台电站厂房外观

2.jpg
现己拆除部份建筑的老明台电站,仍能看见石彻欧式建筑风格

3.jpg
4.jpg
5.jpg
废弃的发电车间,只留下发电设备搬迁后的痕迹

老明台电站集发电、灌溉、防洪三位一体

老明台电站是民国时任财政部长徐堪(字可亭1888年--1969年,三台县中新镇人)拨款立项修建,由著名水利专家黄万里设计(著名民主人士、民盟创史人之一黄炎培之子),民国四川省建设厅厅长兼水利局局长何北衡负责监修,利用三台县涪江柳林滩航道渠尾水落差修建,是集发电、灌溉、防洪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水电站。当时为水电站引水、灌溉修建的民力堰为纪念徐堪,曾改名可亭堰。当时电站不仅有发电功能,还可灌溉北坝、潼川两地良田上千亩。历史上,涪江柳林滩段弯急浪高,过往船舶犹如过鬼门关,船工曾留下“柳林滩打翻船,畚箕滩捡板板”的谚语。2010年,笔者当时在报社工作时,偶然在柳林滩对面新德某采砂场发现了从水底打捞上来的一座“镇水石犀”经报道后,被三台县文管所专家考证为古代为祈求平安,镇定洪水的神兽,现陈列于三台县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展出。证实了古代柳林滩的洪患和一段航运史,而建设老明台电站的开渠引水,从而疏通了航道和减经了洪患。

6.jpg
2010年,记者在柳林滩对面新德某采砂场发现的“镇水石犀”

7.jpg
8.jpg
因维修河堤,放水后露出了淹没百年的老明台电站引水渠、拱桥、引水涵洞。

老明台给三台人民送来了第一度电

老明台电站装水轮发电机组3×60千瓦。1948年1号机组发电,1949年11月全部投产。这座当年被三台人称为“洋房子”的水电站,给三台人民送来了象征现代文明的第一度电(当时绵阳及附近县城都还没通电),结束了三台人用桐油、煤油照明的“黑暗历史”,同时,老明台电站也成为三台近代工业的发端之一。(现老发电机组还保管在永安电力公司仓库内)

9.jpg
老明台电站发电后,职工合影。当时后面欧式建筑厂房很完整

10.jpg
老明台电站发电机(德国西门子工厂造)现保存于永安电力公司仓库

老明台电站是四川第一座多功能电站

据远在北京的研究地方电力发展史的著名水利老专家李其道介绍:虽然当时四川己先期建设了泸县洞窝、金堂玉虹桥水电站,但都只具备发电功能,但三台明台电站是集发电、灌溉、防洪三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水电站,当时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特别是为解决落差而设计的水轮机,虽是木制的,但能提升水位7米至崖上引水渠内,在当时技术十分先进。后来,全国首创的“以电养电”的政策就是明台电站扩建中创建的。当时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该电站实习,不少电站的老工程师都曾经在那里学习工作过。

老电站再次面临拆毁命运 建议搬迁至潼川古城

现在,三台境内保存下来的老建筑文化遗址己寥寥无几,作为四川省第一座多功能水电站的老明台电站遗址的保护更显重要。

目前,滨江路己修至新渡口位置,与规划中贯穿柳林坝的团北路相连接,而老明台电站遗址就在规划中的团北路修建必经位置,再次面临拆毁命运,如贸然拆除,将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为不影响城市发展规划,同时兼顾保护工业文化遗产的责任,给三台留下一座能参观学习、研究并显示三台厚重历史的近现代文物遗址,特建议将三台老明台电站整体搬迁至潼川古城,办成工业遗产博物馆展览区。

11.png
规划中的团北路(团柏桠至北坝)及老明台电站位置图

建议1:目前三台潼川古城正大力宣传,即将成为三台旅游资源的中心,但除老城墙及新发现的明代拱桥,大多为在老屋基上建的新建筑“硬菜”不多,如能将四川第一座多功能老明台电站遗址搬迁至潼川古城,将汉唐文化和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的文旅资源相结合,必将增加潼川古城的知名度和旅游亮点,力求打造成学生研学旅行的热点,吸引更多青少年和游客前来参观交流。

建议2:老明台电站的多重“含金量”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弥足珍贵,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源实体,能保留下来确属不易。而老明台电站与潼川古城一脉相连,因电站引水发电、灌溉而修建的民力堰出水口就在潼川古城内,(民力堰贯穿柳林坝—北坝—潼川后流入城西九曲河穿过潼川古城汇入凯江)特建议将老明台电站遗址搬迁重建在潼川古城内的九曲河边。

建议3:如整体搬迁造价高,不易实施,可在潼川古城专设一见证三台工业发展史展区,代表性搬迁部份厂房建材,发电机组及设备,再配图片,文案,模型,与县档案局保存的三台民国裨龙丝厂、潼川豆豉及三台历史上其它相关工商业文稿、票据、图片、实物等相结合。借鉴成都东郊记忆旅游景区、绵阳跃进路历史文化街、126文化创意园的经验模式,建成一座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景点,增辉潼川古城。

三台历史底蕴厚重,但留下的文化遗产凤毛麟角。历史文物之所以珍贵,正因为它的稀缺和不可复制。呼吁保护,因为我们曾经毁灭得太多……!

作者:吴功斌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33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快递 发表于 2021-7-19 1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名字确认中 发表于 2021-7-19 1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历史遗产是文化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菩提 发表于 2021-7-19 1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忘记明台电站的遗址了,不合格的三台人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1-7-19 1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主意!准了,就这么办。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桐桐 发表于 2021-7-19 1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保护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庭院 发表于 2021-7-19 1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保护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nyudjw08 发表于 2021-7-19 1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支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大显 发表于 2021-7-19 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拆嘛,为什么不绕道而行一条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1-7-19 2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很不错,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不要守着金饭碗去讨口。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