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前不久,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宝宝总是假哭?”
孩子动不动就假哭,尤其喜欢拒绝沟通般的大声哭诉,很多父母应该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很多父母只关注了发生的问题,根本看不清现象背后孩子的真实目的,于是纷纷烦闷,又苦恼孩子不听话。
而最让孩子心酸的是,父母不是一味骄纵让孩子变得蛮横无理,就是过分苛责让孩子变得反叛。
比起两者,父母得学会从中找到一种平衡。
实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既有原则和底线,又能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成为孩子一生难觅的知音。 01 孩子假哭的目是发泄
前段时间,江苏5岁萌娃被自己给为难哭的样子,逗乐了不少网友。
作业本上,一道“7-3=?”的算术,难倒了不停掰手指头的小男孩。
一开始,小男孩并没有得到正确答案,着急难过之下,他竟委屈地哭了起来。
妈妈等待一段时间后,男孩擦了擦眼泪,平复心情后继续求起了解。
几番尝试之下,小男孩总算得出了答案。同时,整个过程中男孩的妈妈始终没有选择去制止孩子的哭泣。
很多父母想孩子听话,想孩子明理,想孩子懂事,却连孩子内心的委屈和不安,都不愿倾听。
孩子为了能释放无法舒缓的情绪,只能大声地哭泣,嘶吼。
孩子向往的不过是父母默默地支持和陪伴,可无论孩子怎么哭泣,父母都意会不到。
期盼着被理解和宽慰的孩子,永远被父母们的苛责伤了心。
于是声嘶力竭的哭声,像战士孤注一掷进攻的讯号,牢牢地护住了孩子那颗弱小、无助、干涸、残缺的内心。
在哭声的挣扎中,已无力反抗的孩子,父母才是替他挣脱束缚的关键。
哭声是父母了解孩子的入口,亦是父母帮助孩子面对的出口。
父母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的不安和恐惧,孩子才有能力直面眼前的难题。
会选择陪着孩子一起哭的父母,才会让孩子在假哭中,遵从内心的真实诉求,对父母的关心做出正确积极的反馈,这也是为人父母不可或缺的管教智慧之一。 02 孩子假哭的基础是无知
在《超级育儿师》的第三季中,一个4岁的小女孩哭出了别致和花样。
某天,妈妈带着孩子去逛超市,她想吃超市的巧克力,被妈妈一口回绝了,便直接趟在地上各种打滚,撒泼哭闹。
直到回家后,孩子的哭声仍在继续,哭到尿裤子,被妈妈抱起收拾这事才算完。
饭桌上,为了让妈妈抱着吃饭,也是一顿哭闹叫喊,加上终极绝招尿裤子,妈妈就轻易地妥协了。
饭后玩耍时间,姐姐不同意将固体胶给她玩,便立即嚣张地大声哭闹,不仅引来了妈妈训斥姐姐,还得到了固体胶。
可真正拿到固体胶的她,却没有把玩,只是转手将它扔到抽屉里,然后去找其他的玩具玩。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
一个对规矩一无所知的孩子,便是她对一切无所畏惧的开始。
父母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不是竭尽所能去满足无知的孩子,而是教会孩子坚守住待人接物的底线和原则。
一时的骄纵能带给孩子短暂的喜悦和胜利,一辈子的骄纵却只会留给孩子无知的高傲和骄横。
父母向孩子传递爱意的方式有很多,唯独溺爱是一种最大的伤害。
一个真正懂爱的父母知道,溺爱并不适用于处理亲子间的矛盾,反而教会孩子做事的原则和底线才是最根本的。 03 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假哭?
父母面对孩子的假哭,即不过分苛责,也不能一味放纵,折中的正面管教不失为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当孩子沉浸于假哭状态时,父母要学会冷静克制,去看到背后的深意,父母不妨尝试以下几种应对方式。
1.直面假哭,认清现状
克柳切夫斯基说:“善于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
亲子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谢雨希向陈宥维请教数学题。
一开始不知道孩子只会加减运算的他,失败了,但是他没有放弃,思索后便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他快速通过依次的6相加,逐步得到40,帮助孩子理解了题干。
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也应如此,首先辨别清孩子的现状,才能逐个击破。
2.挖掘优点,激发潜能
刘墉在谈论亲子教育时,说道:“我们教育孩子正如寻找一块璞玉。”
前几天,他经过首饰店时,被摆放在橱窗里翡翠雕琢的玉石所吸引。
忍不住向老板取经,是如何找到这块璞玉的。
老板说,就是找一块石头,从中发现了它的优点,并让它的优点盖过缺点,然后它就变成了艺术品。
同理,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将孩子打磨成经岁月雕琢的璞玉。
3.点醒孩子,启发思考
尼采说过:“我是河边的栏杆,谁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
执行规则的人,就要做到不偏不倚。而做到的人一般是不讨喜的人,但这却是管教的关键点。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乔尼的妈妈提及,孩子夸张的行为来自于父母的回应。
当成年人对孩子惯有的回应发生改变时,孩子也不得不发生变化。
唯有父母不断点醒孩子,才能教会孩子知晓后果和学会应对。
骄纵和控制孩子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让孩子逐渐丧失对自我的管理。
弗吉尼亚·伍尔芙曾说:“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识,也就有了独立人格,而一旦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再浑浑噩噩,虚度年华了。换言之,他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在父母一生的管教之旅中,自律才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