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复制链接]
周周 发表于 2021-4-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出生在80、90年代的小朋友,关于童年的记忆,很大一部分都是女孩的跳皮筋、翻花绳,男生的弹珠、弹弓。放学之后孩子们在喧闹的街头巷尾追逐,还有永远玩不够的泥巴炮。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快乐却从不缺席。

微信图片_20210408113636.png

常会感叹童年的快乐,感觉到现在孩子精神世界的匮乏。可是明明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但却总是没有自己童年时得到一件玩具时的视若珍宝。

问题来源于物质满足过剩。得到得太多,就无法好好珍惜。

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孩子拿着手机不放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这样的场景似乎随处可见:

  1. 一家人在外就餐,人手一部手机(包括孩子)。
  2. 当孩子出现哭闹的情绪时,父母立马把手机塞到孩子手里。
  3. 旅行途中,孩子们也是拿着手机在进行“王者”比拼。无暇顾及沿途的风景。

手机成了万能的哄娃工具,孩子累了,困了,闹情绪了,甚至饥饿了,只要把手机放到他们手里,所有情绪都能被治愈。

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已经不亚于一个成年人。孩子精神世界的构建已经离不开手机的影响。

近些年,关于儿童近视的数据统计,令人揪心。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以上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

小学阶段从1年级15.7%增长到6年级的59%;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

小学和初中阶段是中国近视防控的重点阶段。

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也就是近视度数高于600度,在近视总数中占比达到21.9%。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另据监测发现,我国学生近视相关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67%的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足2小时,29%的学生不足1小时,73%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达标,课后作业时间和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用眼行为普遍存在。

以上都是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影响因素。

眼科医生也明确表示,学龄前的小朋友应该远离手机。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但是,“戒掉手机”谈何容易!

父母们都有亲身体验,当手机从孩子手中拿走的那一刻,孩子瞬间崩溃的情绪,如同汹涌的洪水,朝你涌来。面对如此气势汹汹,很多父母无奈下选择妥协,但也恰恰因为这样,孩子的“玩手机自由”也就彻底管不住了。

想要让孩子远离手机,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玩手机。

丰富的画面,生动的音乐难免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作为家长,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在手机里自娱自乐,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要想减少或者避免孩子对手机的需求,首先需要家长们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同孩子在一起,可以一起看看书,玩玩亲子游戏。当孩子有人陪伴,不感到无聊的时候,手机的“安慰剂”效果就会明显减弱。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孩子不舍放下手机,出现哭闹时,不能纵容。

很多时候,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选择妥协。“再看5分钟... ”,“再看10分钟...”无限拖延,孩子的试探得到满意的“回复”,但是父母的妥协,就成为纵容的起点。所以家长们在一开始,就要严格遵守与孩子的约定,当孩子出现哭闹,立刻将孩子带离人群。孩子在三岁左右,处理孩子的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对一的同孩子交流。

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孩子玩手机多半是因为无聊和好奇。家长们可以多带孩子去自然环境中探索。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当孩子发现更多有趣的新事物时,就会放下手机,主动走出去。

李玫瑾教授:记住这“三条”建议,让孩子不哭不闹远离手机

我们总是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由父母不当的管理方式造成的。为了让自己省心,将手机塞到孩子手里的是父母;以护眼为由,拒绝孩子玩手机的也是父母;这个手机到底该不该玩?能不能玩?似乎都是由父母说了算。

【周**,199****2712】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羽毛 发表于 2021-4-8 14: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说的有道理,真的不知道该怎样管教娃娃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