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别再用这个句式

  [复制链接]
周周 发表于 2021-4-6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你是不是喜欢说这个句式?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喜欢顶嘴,无理取闹,谈条件,但其实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这些表现,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

在《父母的觉醒》这本书里提到:在生活中,很多家长常常用毫无逻辑的话,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别再用这个句式

一.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 如果你现在睡觉,下午我们就去动物园玩。
  • 你现在好好吃饭,我就给你买一个大恐龙玩具。
  • 如果你和我说话不礼貌,我就没收你的平板。
  • 如果你再继续无理取闹,下个星期的零花钱我就不给你了。

仔细想想,这些话的前半句和后半句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吗?其实并没有。家长对孩子说的这些话,都是强加因果,本质上都是用条件威胁孩子,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孩子可能会因为条件而暂时妥协,但是治标不治本,而且等孩子自主性更强的时候,会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家长再怎么威胁都没用了。关键还有一点,你教会了孩子谈条件,下次孩子可能就会对你说:如果我今天好好学习,你就答应我,给我买一部手机!

这样的方法还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吗?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别再用这个句式

二.“自然因果”,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那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呢?比如说孩子不吃饭,不睡觉,不写作业,不爱学习等等。

其实家长就要放下企图控制孩子的心魔,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自然因果。

用自然因果,让孩子看到事情自然的结果,然后激发起孩子的自驱力和责任心。

举个例子,孩子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拼命玩。在孩子可以听懂道理的年龄,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吃饭必须要按照时间吃,否则饭冷了,家长收走碗筷,就没得吃了。

等孩子感觉饿的时候,真的发现家长真的把碗筷收走了,只能忍着饿等到吃晚饭。这就是“自然因果”。

再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不收拾玩具,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不收好玩具就可能会丢掉遗失,就找不到了,再去买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如果孩子仍然不收玩具,家长在打扫卫生的时候,可以把玩具收到一边,让孩子下次玩的时候,自己好好找一找。孩子就知道了,不收好自己的东西,是会丢掉的,其他的东西都要珍惜。

孩子喜欢睡懒觉,不按时起床,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迟到一次,感受一下被老师批评罚站后的尴尬。

孩子晚上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很磨蹭。告诉孩子,家长会在某个时间帮忙检查作业和签字,但是过了时间,家长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孩子如果没有完成作业,第二天就要自己承担责任了。

孩子假如没有完成作业,或者因为没有签字,被老师批评了。孩子下次就知道了,作业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家长的责任,学习同样如此。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别再用这个句式

当然这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两点:

首先是保持温和,把道理讲清楚,划定责任范围。如果孩子的确遇到了困难,家长要提供帮助,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抛弃了。

其次,家长要有执行力。不要怕孩子迟到就赶紧去接送,不要怕孩子挨饿,就赶紧开小灶。千万不要“嘴里说着最狠的话,手里却依然放纵孩子。”

微信图片_20210406142201.jpg

三.“自然因果”长期效果好,家长要守得住

有的家长就要问了,但是有些“自然因果”时间跨度太长,真的等孩子明白了,成长的机会就错过了。孩子真正懂得学习的意义,说不定高考都结束了!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家长总是把规避风险的事情做在前面,自觉成为孩子的保护伞。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家长必须要知道,孩子必须要经过试错的过程,才能更好地成长。需要我们对后果加以干预的唯一条件,就是存在真正的危险。比如孩子在马路上奔跑,吞下有毒的物质,或者正在伤害自己或他人。

而家长比较担心的学习和作业问题,并不是孩子在成长过程的最初阶段就遇到的问题,如果家长能早一点退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每个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反应,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那么到了孩子入学,需要写作业和面对考试的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了思维习惯,自己的行为和世界有因果联系。这个时候家长给予的建议,孩子也能听进去。

孩子不讲理,喜欢谈条件,家长要注意:别再用这个句式

假设孩子听不进去,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后果。比如说,最近一个孩子说不想写作业,家长问孩子以后可以干什么呢?孩子说可以放羊。正好家长有这个条件,于是让孩子去放羊,孩子知道了放羊的辛苦,愿意好好学习,这就是给了孩子试错的可能。

没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幻想从小强加因果,长大后突然放手,孩子就能突然顿悟。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从小慢慢培养孩子,不断地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和内驱力,让孩子知道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面的教育引导行为,才不会那么困难。

而当孩子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是可以提供帮助的朋友。这样我们就从孩子的对立面站到了孩子的身边,成了孩子的盟友。

最后总结一下,“自然因果法”,是最好的激发孩子责任心和内驱力的方法,帮助家长培养自觉的孩子。


【周**,199****2712】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碧云 发表于 2021-4-6 1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现在的孩子太娇生惯养了,我们以前带娃娃哪有那么麻烦。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生活无规律 发表于 2021-4-8 0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良性的诱导教育用对了还是可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立 发表于 2021-4-8 05: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谢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旗 发表于 2021-4-8 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顶一个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桐桐 发表于 2021-4-8 0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现在的小朋友们都是心肝宝贝,皇帝公主,咋舍得嘛!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