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发脾气,爱打人,孩子的情绪爆发力太强,或许是您缺失了这项教育

[复制链接]
奔啵儿霸 发表于 2020-1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要面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我和同事小颖在聊天时,了解到了这样的情况:小颖的孩子最近总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而且反应还特别大。有一次小颖在带着孩子逛商场时,孩子看上了一件很漂亮的玩具,而这件玩具是小颖上个月刚给孩子买过的。小颖告诉孩子家里已经有一个一模一样的了,孩子立刻发起火来,不但大声喊叫,还用手、脚去击打小丽,小颖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孩子。
说起这件事时,小颖看上去仍然有些害怕。毕竟孩子是她从出生就一口一口喂大的,从孩子小时候,小颖和丈夫也没有让孩子受过什么苦,虽然两人平时工作很忙没时间陪孩子,但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他们都会给孩子买,怎么也想不到这孩子现在变成了这样。
小颖的情况也并不少见,我身边的许多家长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孩子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喜欢乱发脾气,而且每次发脾气反应都特别大,家长有时候甚至没法控制。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缺乏掌控情绪的能力。


情绪管理对于一个人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让它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时间长了将会患上暴躁症,影响正常生活。
一、造成孩子情绪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因素。
1.父母关系不和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每个举动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感受,并且反映在孩子的身上。父母平时总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孩子看到之后也会受到影响,以后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孩子也往往会选择和父母相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生活在关系不和的家庭中的孩子,情绪大多不稳定,这样的孩子长期受到暴力因素的影响,内心非常敏感,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这些孩子就会产生突然性的情绪爆发。


2. 情感饥饿
什么是情感饥饿?它指的是孩子的各种感受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情感的缺失。
上面提到过的小颖的孩子就属于情感饥饿。孩子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的缘故,平时很少能在他身边,孩子在学校学习了一天,回到家里发现没有人能听他说话,在情感上就产生了某种缺失。
同时,有些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存在着问题。孩子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但是却发现只要自己大声哭闹或发点小脾气,父母立刻就会出现在自己身边。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习惯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变得喜欢发火。
3.父母本身就有暴躁的倾向
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存在情绪不稳定的问题,无缘无故就对孩子发火,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即便家长事后向孩子道歉也无济于事,因为孩子在心里已经对家长进行了模仿,孩子在处理自己的事情时也会模仿父母发脾气的样子,尽管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发脾气。


情绪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东西,如果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将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二、缺乏情绪管理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
1. 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被情绪控制的孩子,一般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因为他们最关注的永远是自己的情绪,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引起他们情绪的爆发。
同时,这样的孩子还容易患上多动症,进一步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这个问题,等孩子长大之后,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
2.性情暴躁易怒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爆发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把情绪带入性格中。性格急躁的孩子往往会忽视他人的感受,这样的性格在家里可能会得到父母的包容,可一旦走进社会将会受到巨大的打击,受到打击的孩子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变得悲观,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抑郁症。
3.人际交往障碍
我们在生活中,都喜欢和性情温和、善解人意的人交往,疏远那些不照顾他人感受、乱发火的人。孩子也是这样,在学校里受欢迎的孩子往往都是合群、爱笑的孩子,而那些性情暴躁的孩子就总是独来独往。家长如果不能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


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不但要负责孩子的物质开销,还要教会孩子情绪管理,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
三、家长如何提升孩子的情绪控制力?
1. 家长要增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要想提升孩子的掌控情绪的能力,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就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父母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表现,在平时父母就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积极、正面的情绪填满家庭,把负面、消极的情绪拒在门外,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以身作则地影响孩子。
同时,在孩子小时候,父母也要接受孩子的各种情绪。父母要明白,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孩子表达出的任何情绪都是正常且合理的。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了解情绪的意义,孩子自然会分辨出哪些是正面的情绪,哪些是负面的情绪。
2. 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幼儿期孩子的情绪往往是古怪且难以捉摸的,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并且通过交流来了解孩子各时期的心理变化。只有让孩子对父母敞开心扉,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通过交流,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才变得紧密,父母对孩子的后续引导才能奏效。
3. 教会孩子照顾他人的情绪
在孩子表达过情绪之后,父母要及时反馈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让孩子明白你此时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发过脾气之后,妈妈可以皱着眉头对孩子说“妈妈很难过,因为你对妈妈发脾气了”,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发脾气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逐渐减少负面情绪的表达。


父母必须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只要控制方法得当,负面情绪也能转化成正面情绪,让自己的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