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四年,三台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感受人人皆有,事实胜于雄辩。回眸这4年,我们的村庄、产业、群众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或大或小,有形无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坚定而又强大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不断向前。
有幸,我县的这场时代巨变被世界记录,与全球共享。今年10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希望之路——最后一英里”直播节目组第四次走进三台,三天时间(16日——18日)在2020年全面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将全球目光聚集到三台农村,回顾脱贫成果、直击脱贫攻坚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走进老百姓的小康生活,再次向全世界宣传脱贫攻坚中国方案,四川案例,三台经验。
四年间,一切都在变。秋天穿过崭山村,带起一阵阵清风,吹落米枣树的枯叶,露出藏在树后的新农村,青瓦白墙,坐落青山绿树之间,蕴含着巨大潜力。这一次,直播栏目组将主会场选址在充满希望的崭山村,外籍主持人乔纳森搭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新闻类金奖获得者邹韵,向全球介绍三台。
2017年——2020年, CGTN“希望之路——最后一英里”直播节目组在三台的主会场在变,从最偏远的贫困村到充满乡村振兴希望的非贫困村。节目主题在变,从最初展现我县在文化、产业方面如何推进脱贫攻坚进程到我县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作为被记录的主角,三台变化巨大。



变化之一:全面脱贫
2017年,三台还有18000多人的脱贫任务,到了2019年底,14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历年动态调整后2.80万户、7.32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变化之二:住房条件、环境大改善
近年来,我县率先在全省提出“农村危旧土坯房攻坚战”,精准锁定全县土坯房数量和类别,分类别、分批次进行土坯房拆除。完成“拆、改、建”11.9万户,建成新村聚居点335处。现如今,贫困群众永久的告别了年久失修、漏风漏雨的土坯房,住进了干净明亮,生活设施齐全的新房。这让第四次来到三台的外籍主播乔纳森感到惊喜。“很多老房子被拆掉,很多新房子被修建。房子也越来越大,还修了许多的路。三台在四年的时间能有如此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很让人赞叹,我能感觉到三台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经验。” 虽然这次直播之后,他们的系列活动也告一段落,但乔纳森表示,“有机会我还是想来三台走一走,看一看。”

变化之三:开辟产业新路、探索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啃下硬骨头
摆脱贫困首要就是解决收入问题,发展产业是提高群众收入的最基础、最有效的路径,这也是CGTN直播栏目组四年都在关注的重点。今年,直播话题围绕扶贫产业,就我县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破题最难啃的硬骨头展开讨论,展现中国扶贫的有益探索和发展成就。目前,全县每个贫困村都有了1至2项主导产业,产业支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已开始显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554.73元增加到2019年的7291.59元、年均增幅23.3%。

今年,CGTN记者徐新晨、谭惠莲分别探访了我县麦冬生猪农业产业园和八洞镇书房村,以国际化的视角向全球展示我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循环农业发展以及贫困村以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强村、产业富民”的成功案例。徐新晨说:“三台的养殖产业用到了一些高科技的设施设备,这也是中国高科技养殖产业的体现。我觉得这不仅带领大家致富,也给世界看到了我们的农业是走在前面的。”。谭惠莲说:“我很期待见证这样的产业发展,专合社的成立吸纳贫困户的土地入股,群众还可以在这里就近务工,在产业产生经济效益之前,这里的农民就已经有了稳定收入,在产业丰产开始出售后,村民的收入也会因为专合社的净利润分红而增加。”


在今年疫情形势严峻的环境下,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迎来了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我县攻坚克难,仍稳步有序推进脱贫攻坚,成了今年全球直播关注的一大亮点。CGTN记者陶源和杨欣萌探访了翰彬霖景福扶贫车间,这是我县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成立于乡镇的第二间扶贫车间,主要解决了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当地老百姓打工难问题。景福镇天宫村村民岳芳蓉在采访中说道:“我是本地人,在这儿干了两个月了,已经挣了近4000元钱。”

变化之四:构建共推“邮乐网” 农村消费有新观
随着网络、微信、电商的发展,农村也越来越喜欢网购了。无论是电商下乡,还是农产品出村,农村快递市场潜力巨大。我县各乡镇完善了电商服务站点,依托邮乐网组建电商团队,对县域内特色农产品进行梳理,并上线到邮乐网“三台特色农品汇”店铺中进行推广。村民只需在家一键操作,就能实现进出货,这也衍生出了一批“农村网红”。

为了让全球观众感受中国农村消费新观,CGTN记者杨欣萌将我县观桥镇同春村的“农村网红”夫妇张道、唐文学带进了她的直播镜头,向全球直播他们“直播带货”。“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新的方式,带货和网络短视频的兴起确实给农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可能性。直播带货的过程能让观众也能看到原生态的农作物,同时也带动了咱们农村经济和乡村振兴。” 杨欣萌说道。

变化之五:走进小康
小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直播节目中,CGNT记者陶源去到了她2018年采访的贫困户王宗元家中。现在的王元宗身份不同了,脱掉了贫困的帽子,90岁高龄的他和老伴儿住进了宽敞的新房子,闲时种菜、养鸡,晚年生活恬淡而舒适。


住在高棚村统一规划、统一风貌修建的居民新村的村民刘秀蓉向记者高兴的介绍道,“我家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住土坯房,现在住别墅。平时在附近的狂欢小镇务工,有稳定收入,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三台的农村不仅生态环境优美、乡村风貌整洁,蕴藏巨大潜力,也切实提高了村民的满意度、幸福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向上向善、日子殷实,洋溢着的笑脸就是小康生活的样板。

本次直播节目的嘉宾主持、浙江大学IFPRI国际发展中心主任陈志钢说:“三台作为西部的一个丘区农业县,在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和形成的经验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可以说是中国县一级脱贫攻坚的一个样板。同时通过节目传播出去,对全球脱贫事业也是一个启迪和鼓舞。”

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三台的变化,折射出中国乡村“脱贫攻坚”的 “巨变”。今天的三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全面小康清晰可见的现实模样。




若干年后,当人们回望今天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时,电视媒体留下的那些影像,注定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画面切换间,人们看到不仅是三台的脱贫纪实,而是省市、乃至全国在脱贫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这不只是体现在贫困人口数字的加减上,我们在脱贫方面取得的实践经验,为全球的减贫事业注入了信心,探索了路径,并用事实呈现中国在脱贫方面“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理念。 来源:三台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