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转载)一文带你通解中国足球运动发展史(上篇)

[复制链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0-10-1 07: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转载)一文带你通解中国足球运动发展史(上篇)

(转载)原创 国足资讯

关于足球起源的争议在国际足坛历来就是一大争议,各方各有各的说辞,英国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足球的起源地,但仅限于现代足球。如要真正谈起足球最早的起源问题,就不得不提起中国古代意义上的足球运动——“蹴鞠”。

2004年,关于足球起源一事终于有了最终定论,国际足联在这一年年初正式确认了,足球这项运动起源于中国,“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足球活动,至此,这一争议话题到此也划上了句号。

今天,将带大家了解一下,自古至今,足球这项运动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和故事,算是科普吧!

始于战国

公元前307年,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治国有方,国家实力日渐强大,而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更是一大壮举。当时,为了模拟马群间猎兔的场景,便以球代兔,于是足球这项运动就这样诞生了!

春秋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当时,这项运动仅限于马上,但已经有了“蹴鞠”之名。而这“蹴鞠”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和《史记·苏秦列传》中。据书中记载,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在谈到临淄(今淄博市)这个地方时,说道:“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而关于蹴鞠一词的释义,据古书记载,“蹋”即“蹴”,即踢的意思;“鞠”,球也,即古代的足球。另外,蹴鞠在古代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古书有云:“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

定于汉代

蹴鞠发展到了汉代,逐渐形成了规范化、专业化的的运动体系,而汉代也成为了中国足球这项运动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时期。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超级球迷”,他非常重视蹴鞠这项运动的推行推广,将蹴鞠逐渐打造成了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不仅有非常健全的比赛规则,还在皇宫里建立了专业的足球场,史称“鞠城”,并有围墙和看台。

当时,为了在踢球时避免球滚到很远的地方,鞠城一般会修建在低洼处,这样就不会为捡球浪费时间和体力。同时,比赛双方各有12名队员,而比赛的胜负取决于踢入对方球门的进球数,这一点与现代足球极为相似。

当然,不同于现代足球的是,汉代的足球比赛过程非常激烈,有时候为了摆脱对手的攻击,推摔等动作也是规则所允许的。

兴于唐代

继汉代推动了中国古代足球运动达到一个高潮后,足球运动在大唐时代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特别是在制球工艺上,让足球本身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唐代,制球工艺方面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使得球形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充气球,使得球更轻了。如此一来,踢起来不再费力,所以蹴鞠运动便开始走向大众。

另外,在唐代的蹴鞠中,球场上已初现真正意义上的“球门”,称“毬门”。而这个“毬门”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方一边一个,分别向对方球门进攻,类似于现代足球;一种是“单毬门”,设在球场中间,上面有一个门洞,双方都竭力往里面踢,谁踢进谁得分。

另外,据考察,现代女足也是起源于唐代的蹴鞠运动,所不同于的是,唐代女子足球的踢法不用球门,以蹴鞠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是一种纯粹的观赏性娱乐运动。

当时,唐代的宫中“女足”运动兴盛,整体水平都非常高,而宫中的女足队伍被视为“皇家女子足球队”。另外,在宫中会定期举行“女足”比赛,供皇亲贵族观赏。

然而,在唐以后,“女足”这项运动便走向了落没,特别是五代以后,由于缠足恶俗的出现,直接剥夺了女性踢球的权利,也让这项女足运动几乎销声匿迹!悲矣!

盛于宋代

尽管唐代的足球运动兴旺发达,但这项运动仅仅是皇权贵族们的运动,而宋代则是真正将这项运动推向了全民娱乐的新高度,可以说是万民皆欢。

前文说道,汉高祖刘邦是一个“超级球迷”,而宋太祖赵匡胤对于足球的痴迷毫不逊色,他是一个彻底的“疯狂球迷”。据史书记载,赵匡胤除了对于足球的痴迷外,他还是一个技艺高超且赫赫有名的球员,特别是在当时被人追捧的“花式足球”,时称“白打”,更是得心应手。

而所谓的“白打”,即是在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可使“球终日不坠”。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就很好的描述了当时蹴鞠这项运动的兴盛之景,图中踢球的就是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而观看的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等四位宋朝开国功勋。

蹴鞠运动在宋代尽管如此兴盛兴,但也掩盖不了北宋王朝的败落。公元1127年,北宋国力日衰,金兵入侵,“靖康之难”爆发,金人将徽宗、钦宗二位北宋皇帝和大量妃嫔、皇子、宗室人员掳去的同时,还特别掳走了12名球员。

由此可见,当时的足球运动已经传到了周边一些国家,影响力巨大。

俗于元代

随着大宋王朝的覆灭,足球这项运动的发展一时之间戛然而止,到了蒙元时代,蹴鞠这项运动已彻底沦为一项低俗的娱乐项目。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便可一探究竟,在这些散曲中,记述了当时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再是一种竞技娱乐,而是由艺伎表演取乐权贵的游戏,此情可悲矣!

在当时,踢球娱乐的社会性已大大缩小,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

就连元朝大臣阿沙不花也言道:“以蹴鞠而获赏,奇技淫巧之人进,而贤者日退,国将如何!”,另外,地方官也通过劝善文,指责蹴鞠与击球、射弹、粘雀等都是“不遵先业,游荡好闲”。

隐于明代

元朝时代的蹴鞠运动的发展,可以说是不进反退,彻底沦为低俗娱乐项目之下,蒙元王朝也在一步步走向覆灭。朱元璋推翻元朝称帝以后,以前朝为鉴,下令禁止蹴鞠这项运动,并严禁军人蹴鞠误事,且下旨“蹴鞠者卸脚”。

明熹宗也曾下禁令禁止过踢球,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也认为踢球是一种“浪荡”的行为。用球门的蹴鞠踢法已经消失,朝廷宴会的表演节目也没有踢球了。

尽管在统治阶层的严令禁止之下,蹴鞠在权贵及官场近乎销声匿迹,但民间对于这项运动的魅力却无法抵挡,蹴鞠在民间依然非常盛行。

明朝的蹴鞠运动,既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又与商业利益紧密相连,当时的蹴鞠运动,不仅有男足,而且有女足,甚至连青楼女子水平都很高。陈继儒《太平清话》中记载,“以女流清芬,挟是技游江海”。而明朝最牛的女足队员叫彭云秀,打遍天下无敌手,甚至男足都以与她同队踢球为荣。

可见,大量明朝人爱踢球,数量可能超出想象,普及的程度甚至超过今日。

同时,明朝蹴鞠运动的火爆,还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即:鞠的制作!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明朝出现了一些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生产出售各式各样的鞠(时名为“健色”)。
根据文献记载:《蹴鞠图谱》中的记载,“健色名”有24种;《蹴鞠谱》中的记载,“健色名”有40种。由此可见,制鞠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一大产业!

禁于满

清朝入关后,喜欢射猎的满族统治者,认为汉人蹴鞠时的众人集聚活动有串联密谋之功能,所以顺治皇帝曾口谕,对蹴鞠要“即行严禁”。而后来,乾隆皇帝又干脆明令禁止蹴鞠活动,最终,这项风靡中国2000多年的蹴鞠运动,就此销声匿迹。

当然,清朝也并不是完全禁止蹴鞠运动,偶尔也还玩一玩“冰上蹴鞠”,但这对汉人不开放,是满人的专属权益。《帝京岁时纪胜》说:“金海冰上作蹙鞠之事,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位而立,以革为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坠,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

在清代,蹴鞠的消失也和士大夫们有关,在他们看来,蹴鞠会消磨意志,引起战备松懈、民众不思进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反对人们玩蹴鞠。民间流传着一个版本,说顺治皇帝禁止蹴鞠是因为他的八旗勇士在蹴鞠比赛中输给了内侍,所以恼羞成怒禁止了蹴鞠。虽然这种说法属于野史,但能看出清朝统治者对蹴鞠的态度。

正是在清朝统治者的严令禁止下,蹴鞠逐渐销声匿迹,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而足球这项运动,从此基本退出了中国的封建历史舞台...

未完待续!

front2_0_Fs-JS0sN_0YrixOnZWUOX1gKocrH.jpg
front2_0_FnBjH2Q2jT6TEnS277PlLGu2oBoi.jpg
front2_0_FvOINb_SQrLpN8_A2osAQEwzrHQS.jpg
front2_0_FiCPVd2AjYXqRmFFTJMT0JTRckRq.jpg
front2_0_FrgiVLXZ7zWOwYTthUBqKutK_Di8.jpg
front2_0_FrtupvRSfnGVxj2RYCG7-dk0_m6E.jpg
front2_0_FuWz1mzGTYyjFjRASgF6TzOnd9-a.jpg
front2_0_FuBTmJqXWTGXYEXP-9gOGLNy1RyW.jpg
front2_0_FnCOvcwHveb288XMW2cnB-fpTlez.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0-10-1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有历史记载,足球起源于中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