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所有的父母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心脏和充足的耐心。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却是另一回事。 各个小视频平台中,都不乏父母辅导孩子做功课,孩子哭,父母大吼大叫的画面,甚至有新闻报道母亲因辅导孩子功课心脏病发进了医院。
更有宝妈声称:“辅导孩子做功课之前,先让老公去医院挂个号,以往万一”……
父母在开始教育孩子时,目的是好的,告诉自己对待孩子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主观上认为孩子一定会完美的理解父母的意思,顺着父母指引的道路前进。[url=]#育儿爆文赛#[/url]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孩子动作慢,磨磨蹭蹭,父母觉得动作不够麻利,浪费了时间; 说过的话,讲过的题,孩子仍然做错,父母觉得孩子没听进去,白白浪费了口水; 让孩子朗读背诵,花了几个小时,孩子仍然背不下来。 怒火在父母的心中点燃,然后熊熊燃烧,最后对着孩子一通大吼,恨不得打开孩子的脑袋瓜,看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相声界一哥:“岳云鹏”辅导孩子作业面露苦笑,被气到无奈,像极了我们
孩子在父母的吼叫声中,不得不继续完成折磨人的作业,边写边抹泪,看到的人无不感叹,真是一个小可怜!孩子在父母的吼声中,忐忑不安,越做越错,越错父母的吼声就越大。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新闻曾报道了一个小学生,他跑到公安局,站在警察叔叔面前,请求警察叔叔把自己抓起来,因为自己的作业没写完,怕回家被妈妈骂。 在这个小小的孩子心里,进监狱待着,也好过面对愤怒的父母。
刘素敏是“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获得者,她认为: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教学相长,教育孩子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漫长道路中,父母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 拿破仑说也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为什么父母一再告诫自己要耐心,不要发脾气,却始终控制不了呢?一、“迁怒” 耐心不是说有就有的,父母作为成年人,还承担着许多角色,每天要面对很多事情,协调家务、家庭、孩子教育,工作和社交活动,在生活中辗转,疲惫不堪,又能奢求多少耐心呢? 这时如果恰好赶上孩子对父母的话不配合,父母就很容易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孩子可能并没有犯多大的错误,父母只是因为心情不好,对孩子就上纲上线,表现的不耐烦,冲孩子发火,把自己没有处理好的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这种行为叫迁怒,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转移,是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父母把自己受得气,心中的无力感和失控感,在孩子身上发泄出来。 
孩子本身并没有错,错只错在他“弱”。 有个很懂事孩子和我说,她很会分辨妈妈的情绪,放学回到家,一进屋妈妈就挑她的毛病,说她不够认真不够努力,她就会知道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尽量躲着妈妈。 由此可见,“迁怒”这种行为,会使亲子关系产生裂痕。 
二、父母成长经历的影响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父母成长过程的翻版,毕竟是新手父母,没有什么教育经验,只能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做父母。 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原生家庭创伤还可能代际传承,父母问题的受害者有可能变成自己孩子的加害者。 父母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那么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潜意识里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当自己做了父母又用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孩子。 
三、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的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探索世界也是一步一步实现的。 对于孩子不配合的行为,比如动作慢,父母认为孩子不配合、不听话,但这其实是孩子心智技能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不断练习才能身心合一,手脑并用。 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孩子不配合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父母情绪的失控,冲着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 若孩子已经被父母长时间吼叫并习以为常,可以像小柳一样,为家里的男孩子选择励志成长书籍,在有趣的故事中,帮助孩子塑造男子汉气质、使男孩更聪明、激励男孩不断进步、从而建立明确的人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