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绵阳楼市又出怪现象:大房企拼命放量,有小房企开始“捂盘”

[复制链接]
皮大爷 发表于 2020-5-1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撰文:峥嵘 一场疫情,打乱了市场规律:比如,原以为绵阳房价会跌,结果涨了;比如,原以为城中心走俏,结果是城中心卖得够呛价格没上来,1.5环到2环周边的生态楼盘价格抬得老高。 今天再说一件反常的事,或许对大家规划购房置业时有帮助。 普遍认为,大房企压力小,小房企压力大,疫情后,小房企或被挤压出局。 结果现实却不一定是这样。 一 近两年,随着绵阳城市扩张步伐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全国性房产大鳄杀入绵阳市场。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高周转。 从拿地到开盘3—5个月,从拿地到一个项目清盘9—12个月。不看一城一池得失,以速度和现金为王。 为了报表好看,上半年的6月,下半年的12月,就会有一次大降价,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也得抛售。这样做有亏有赚,算总账还是赚。这一点,在恒大、碧桂园、中梁等房企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有了“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的说法。无论什么时候,从业人员的神经都是绷得紧紧的。 除了报表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全国那么多项目,即使一个项目涨点价,清盘时间推迟一年半载,多卖出的那点钱,不够银行一天的利息。哪怕是上半年卖1W,下半年能卖上2W,都不可能捂着房子等市场。 二 绵阳的小房企不一定都没有实力。 一种确实是没有实力,想空手套白狼,弄一块地,以民间借贷起家,市场不好,加上产品又有瑕疵,资金链很快断裂,弄住宅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留下烂尾楼停在那里;弄商铺的,勾结同样有坏心眼的大品牌大卖场来整个签约仪式,引诱吃瓜群众上钩,随后又用返租包租等并不高明的骗局让贪点小便宜的小微投资者上套,用这种方式拆东墙补西墙,把自己的投资失败,转嫁到无辜的老百姓身上。 一种是保守的实力派。 他们在外地做生意发了大财,手上有几亿十亿的现金躺在银行里的。这种老板觉得自己钱来得不容易,投资十分保守,不想冒风险,也不想活得那么累。 但钱放在银行要贬值啊!这个道理他们懂,于是回到家乡绵阳搞房地产。 三 抱着几亿十亿的存款到绵阳搞房地产开发!这样的老板,据我所知,盐亭籍的至少有两个。 今天举其中一个。 其在建在售项目突然停下了所有的广告宣传,建筑步伐也开始放缓。 是老板缺钱了吗?不是,他在深圳有很多资产,据说,每月的房租都是几千万! 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虎哥,绵阳的房价是不是要涨?我说是,除了货币贬值,还有绵阳自身的原因。详见推文《不降反升!疫情后,有9个原因导致绵阳房价逆增长》。 他说,疫情后,国家扩大内需,央行几次降准,说白了,就是钞票在市面上的流通增多了,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钱不值钱了,物价就涨了。疫情后,除了国际原因原油暴跌,国内什么物价没涨? 还有,我们在卖房子时,购房者爱反问我们一句话:你们天天吹房价要涨,那还卖了干啥,能赚钱的东西为啥不自己留着?想想是啊,我干嘛卖那么快? 所以,他的在建在售楼盘一下子放缓了开发和销售步伐。 “慢慢修,慢慢卖,莫宣传。”这是他在深圳遥控项目管理层的交代。 慢慢修,是为了达不到预售标准,缓拿证,就没有新的房源上市,不算捂盘惜售,不违规。 既然知道房价要涨,那为什么不赶快卖了又去拿地呢? 他又认为,没必要为拿地而拿地,没有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地不拿,招拍挂的地成本太高,或许我把手里的房子便宜出脱了,折腾一阵下来,赚的钱也并不会多到哪里去,何苦呢?还有,我一下子把房子清光了,又拿不到合适的地,岂不是白白让钱躺在银行里变成废纸?所以,还是房子留在那里稳当。 四 当然,这个老板从他自身的企业发展和赚钱理念上来看,没错,甚至让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市场参考,但不作投资建议。 而且,有必要提醒一句,他的自信,也源于他对自己的产品看好,放上几年都不会过时;楼盘不大,也不算小,而且建筑密度很低,不是每个没有资金压力的房产老板都可以盲目效仿的。 虎眼认为,疫情后,市场确实有了一些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但绵阳房价短时间内出现暴涨的几率仍然很小。而且,就绵阳“市强县弱”这一特征来看,即便主城的房价上涨了,郊县的房价想有多大的起色仍然很难。 有个年轻人给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同样的工资,哪怕下面的县给我的钱还要高点,但我仍然想留在绵阳。 这恐怕是年轻人普遍的心理,同时也道出了绵阳楼市的走向。
微信图片_20200515172653.jpg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