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气温飙上30℃!五一继续热!能热死病毒吗?专家这样说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0-4-27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从冷到穿秋裤,到热到穿短袖

这几天的三台人经历了太多!


从昨天起,

三台的气温强势反弹,

一度直逼30℃!

今天早上,又是大太阳



根据“@四川气象”:今天白天到晚上:盆地大部晴间多云;川西高原多云,其中阿坝州南部和甘孜州多云间阴有分散阵雨或雨夹雪;攀西地区多云间阴,有分散阵雨24小时内,盆地最高气温:30~32℃;最低气温:14~16℃。


据“@中国气象”,

未来几天,

预计我国大部降水稀少,

升温将成为天气舞台的“主旋律”。


这周,“五一”长假就要开始了
四川天气走势如何?
↓↓↓

根据省气象台资料显示,从4月26日到5月4日,四川盆地将维持一段多云到晴的天气时段,气温逐步回升,昼夜温差增大,非常利于户外活动。同时,好的天气也伴随着气温逐步升高,这周,四川盆地预计最高气温将超过30度。

微信图片_20200427164034.jpg

四川省气象台预计,接下来直到五一小长假前半段,四川盆地各市的天空都是一个大写的“晴”字。


全省日均最高气温主要在30℃附近波动,搞不好5月2日还要向31℃发起冲击!


需要提醒的是,本周,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天气说不上好,以阴云为主,日最高气温不足20℃。往川西高原去的朋友注意防雨(雪)保暖。



针对有出行计划的市民朋友,四川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朝平建议:“前半段天气晴好适宜出行,但是假期后半段,5月4号以后会迎来一次降水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在盆地东部、南部,对流型天气增多,天气变化也就会逐渐变大。外出的游客要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尤其像高原地区,可能是游客较多的地方,需要注意路面湿滑,及时增减衣物。”

图据“@中国气象”

有很多人关心,随着气温升高

病毒会被“热死”吗?

口罩能摘下来了吗?

……


来看专家科普

↓ ↓ ↓


常见呼吸道病毒一般是秋冬季节活跃,夏季相对沉寂。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也是天气转暖后退去。随着居住着地球上约90%人口的北半球进入夏季,最早于2019年冬季报告的新冠病毒传播是否会因气温升高而得到遏制?

专家表示,依赖升温控制疫情的观点缺乏科研证据支持,但新冠病毒某些特性,以及人们的免疫系统和行为方式等可能随季节和气温变化,从而对疫情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持续扩散,已证明新冠病毒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传播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也表示,从迄今获得的证据来看,新冠病毒可以在所有地区传播,包括气候炎热潮湿地区。无论气候条件如何,如果人们居住在或前往已报告新冠疫情的地区,都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教授汤姆·科特辛博斯近期对媒体表示,新冠疫情很快蔓延至世界各地,包括北半球和南半球。这表明要么新冠病毒传播不依赖于温度,要么这种依赖性并不重要。

那么新冠病毒传播究竟是否受温度影响?目前全球范围还缺乏这方面的确凿数据,少量已公布的试图找出其中关联的研究甚至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团队2日在英国《柳叶刀·微生物》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测试了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发现温度越低,新冠病毒越稳定。4摄氏度下,培养基中的新冠病毒在14天后仍保持稳定;22摄氏度下,病毒能够保持稳定一整天,7天后病毒传染性降低至0.1%;37摄氏度下,病毒仅能保持稳定3至4个小时,传染性在1天后就降至0.1%。

但中国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队8日在《欧洲呼吸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的研究说,从在中国城市传播情况来看,温度和紫外线辐射等气候因素对新冠病毒的传播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种疫情模式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似,当气温超过45摄氏度时,MERS病例数仍在增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怡芳教授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研究受实验数据制约,对于温度及疫情分析的范围比较窄,该结论能否扩展到全球还存在疑问。

科特辛博斯认为,关于气温对疫情发展的影响,虽然学界对此还缺乏深刻理解,但这种影响一定是存在的,这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人们的免疫情况、环境和行为条件等方面有关。

他说,澳大利亚即将进入秋冬季节,如果新冠疫情发生时期与流感季“叠加”,不但会给医疗系统造成极大压力,也会给个人免疫系统带来不一样的挑战。但也有研究表明,近期从病毒感染中恢复过来可能会加强免疫系统,有助于免疫系统攻击其他病毒。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领域学者迈克尔·斯金纳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可以设想在多数已采取管控措施的国家中,新冠病毒主要在住户内以及住户之间传播。相比之下,住户间传播在更长距离下发生,比如通过气溶胶传播,这类传播很可能会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但很难计算这种影响有多大。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病毒学荣誉教授克里斯·伯勒尔认为,病毒在冬季更容易传播的一大原因是“人们常聚集在一起”。比如学龄前孩子夏天都在阳光下活动,彼此之间没有太多身体接触。在冬天,他们待在室内并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但温度对新冠病毒产生的任何影响,都不会像通过隔离措施限制其传播那样重要。

朱怡芳表示,并不排除北半球温度上升后疫情能够缓解的可能性,下半年北半球进入秋冬季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是否会随气温周期性反复等,这一切还是未知。

“五一”假期来临
有出行计划的朋友,
一定要做好防护
不聚集、不扎堆!

综合 四川在线、@四川气象、@中国天气


● 来源 | 川报观察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6 显示全部楼层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0-4-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三台在线的忠实者,从2012年5月13日注册至今一直跟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僧僧 发表于 2020-4-27 1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要放假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魏 发表于 2020-4-27 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8 06: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宁静致远st 发表于 2020-4-28 1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天气好扶贫路还是难走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卫 发表于 2020-4-28 1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