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笔者下乡途径古井镇境内的草帽河,见到小河两岸七八个人,有的手提渔网撒向河中,有的肩扛舀鱼用的网兜,有的提着装鱼的塑料桶,沿河走动,眼睛盯着水面。
一打听,才知道有人在河里下了毒饵,鱼吃了毒饵就会在水面游动,捕鱼的人或者撒网,或者用网兜把鱼儿舀上来。
目前正值鱼儿产卵期间,鱼妈妈们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四处寻找有水草的地方做“产房”产卵,期待“传宗接代”,鱼丁兴旺。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我国颁布了《渔业法》。草帽河是我县永久禁渔区域。照理说,沿河的桥梁、可供民众洗衣洗菜微型“码头”,应该有禁渔标志或者附带举报电话的宣传标语才对,可是笔者在一处洗衣服的地方,只见到树上醒目的安全提示性标志。

同日下午,笔者在涪江河堤见到北坝镇人民政府的一幅标语。归途中,在龙潭溪上,有见到五六个钓鱼爱好者正在垂钓。笔者走进一个塑料桶前一看,里面还真有几条吞钩被钓上来的“未成年”小鱼儿,活蹦乱跳的。
笔者不知道龙潭溪是否是规划中的禁渔区。只知道目前这个时段属于禁渔期。因此。笔者建议,渔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该加大禁渔宣传力度,对于重点禁渔区,在人与江河亲近的口岸增设禁渔标牌或者宣传标语,提升民众对禁渔的知晓度。
禁渔期间,最好能够执法人员进行巡逻,或者设立举报电话,把禁渔措施落实到实处。再就是,喜爱垂钓的中老年朋友,就暂时忍受几个月,干点儿别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