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三台的今昔记忆(二)三台县老电影院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19-8-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三台县老电影院
           人群涌动如春潮,只因海外新片到。场内银幕***声紧,场外购票呼声高。
           电影,据中国近代史书记载:中国人第一次接触电影是在1896年,地点在上海;中国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时间在1905年;1907年,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第一座电影院;1913年,有了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1931年,有了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2019070808323573909306_750_439.jpg

         三台县最早的,唯一的老电影院,位于今喜洋洋广场临街南面。凡六、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三台人,都不会忘记,曾在这个地方渡过的美好时光。
       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三台县城有两处人们最喜爱的娱乐场所。一处就是图中的这座电影院,另一处就是位于老西街武昌馆对面的川剧团。对于孩子们来讲,更喜欢的是电影院。
        那时,每个家庭都有五、六个孩子。人穷,五分钱一张的电影票都买不起。就是买得起,也常常是无票可买,许多新电影,俏得很。渴望看电影的孩子怎么办?在我的记忆中,为看电影,曾使用过以下办法:无钱,在困难年代,到野外挖野旱菜、马齿苋等野菜卖钱,或在家人存钱的荷包里偷零钱,去购票看电影。更多的时候,去混电影。翻过电影院的围墙;躲过电影屏幕的旁的墙角;趁人多,牵着大人衣角躲在背后混入场内;用相似废票欺骗检票员;帮电影院人员打扫卫生。总之,凡能入场看上电影的办法,都使用遍了。可见,当年人们精神生活之单调,匮乏。
       那时电影的影象质量,根本不能与今日影视相提并论。放映机的影象,先后经历了小屏幕、宽屏幕,黑白、彩色等时期。
       文革中,整十年,人们反来复去能够看到的电影就是八部样板戏。
       文革后,不同题材的电影,才渐渐多了起来。
       1995年9月某日傍晚,上演国外片《水上世界》,影片情节正在高潮时,随着影院内一声爆炸巨响,院中心看电影的数名观众,成为了坏人的"无辜殉葬品",至今,该重大事件都还没有破案。
        从此,老电影院结束了它辉煌的历史。



  中环百乐影城,是县城最早重建之影院,位于北坝琴泉路中段。影院设备现代化,影像、音响不是过去电影所能比拟的。但影院上座率,再也找不回老电影院时的火爆了。


来源:示羊人王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涪城居士 发表于 2019-10-30 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文革中的电影并不是只有八个样板戏,还有很多故事片,记录片,戏曲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