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都进入了隔离状态,安全度过了14天,我们又迎来第二天14天,与孩子在家只有鸡飞狗跳吗?非也。今天我们就聊聊隔离在家期间,如何做到高效带娃。 很多家长感叹,如果不是和孩子待那么长时间,都不知道孩子又这么多可爱之处。当然,也有家长抱怨,隔离期间,看透了孩子的毛病,啥啥都干不好,别人做的手抄报像板书,自己的孩子做的连片点缀的绿叶都没有;别人家孩子能够安静学习上半天,自己的孩子连20分钟都坐不住……其实不管孩子有什么毛病,我们有时间在家陪着他,就有办法让他养成好习惯。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好表达力、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会受益终身。或许你会说:我当然知道,可是培养不了啊!其实这三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也只需要做好这些小事就可以了。 表达力这次的疫情正是孩子学习表达力的好时机。对于新事物的出现,孩子总会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想去了解、探索,那么家长就可以借此机会锻炼孩子的表达力了。 首先,家长要抽时间主动和孩子交流,交流内容包括周边发生的事情、新闻报道的事情和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这样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一方面帮助孩子理解现实。 有研究发现,与父母的交流对孩子理解现实和形成记忆非常有帮助。孩子在上四、五年级之前,抽象思维能力都不成熟,这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决定的;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所以还无法在周围各种信息中形成尽量符合现实的概念和观点。 或许有家长会说,这些内容电视上都有,让孩子自己去看就行了。其实我们并不建议家长在这方面"偷懒",因为12岁以下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己理解、吸收这些信息的能力,并且对于疫情的严重性,还有可能引起他们的恐慌。 在和孩子交流完以后,就轮到孩子来表达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问题引导"的方法,也就是家长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自己理解的内容来重新表达一遍。比如: 你现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在家隔离了吗? 为什么出门一定戴口罩了吗? 知道什么叫病毒了吗? …… 孩子每次回答前的思考,其实就是在脑中做了一次复盘,再回答出来,就做到了有效输出,即使第一次表达不那么顺畅,孩子的自信心也建立起来来,在第二次、第三次的表达时,就会越来越轻松自如。待疫情结束后,我们也仍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交流,语言措辞要注意用孩子理解的简短语言,比如:你对这个成语理解了吗?可以结合生活试试造一个句子吗? 任何一种表达都需要对象,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对象,只要掌握了交流的技巧,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了。
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不集中,是最令家长头痛的问题。 孩子年龄越小,越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时期。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打扰。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孩子在客厅聚精会神的看动画片,或者在玩积木,爷爷经过的时候,问他:宝贝,动画片好看吗?几分钟后,奶奶走过来说:宝贝,这只喜羊羊可爱吗?再过一会,妈妈又来了,妈妈问他玩得开心吗?…… 咋一看,长辈们都很关心孩子,很喜欢孩子,看上去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是,这正是很多家长都在犯同一个错误,这种关心,其实就是破坏了孩子专注力。 不论是孩子在看电视或者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孩子就自主的进入了另一个场景里,他用自己的方法在吸收、在学习,只要孩子不吭声,家长无需去问这问那。孩子饿了渴了自然会停下来,而家长的不断打扰,就是将孩子从专注的世界里拉了出来,孩子的潜意识里就自然形成了一个模式:我看几分钟就得停下来,看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找我。孩子的专注系统从小就遭到破坏,这让孩子长大后如何再专注呢?所以,不打扰,就是在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 那么,孩子入学后,专注力还是不集中,如何培养呢? 专注力有四种品质,即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我们可以分别通过四个小游戏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广度游戏训练 舒尔特方格游戏。"舒尔特方格"是提升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舒尔特方格"由一个个1cm×1cm的方格组成一个大的正方形,方格数量有所不同,一般有9格、16格、25格之分。格子内任意排列连续的数字。练习时,让孩子用手指按数字顺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时诵读出声,家长在一旁记录所用时间。数完25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 
视野较宽、注意力参数较高的孩子,可以从25格开始练习。如果有兴趣继续提高练习的难度,还可以自己制作36格、49格、64格、81格的表。表格里的数字可以自己编写,也可选用汉字,但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文字。 这个游戏非常受孩子们喜欢,我家两个孩子现在还会相互给对方出题,还自己演变制定了另一个棋盘游戏。除此之外,还可以玩扑克牌游戏。 稳定游戏训练 这类训练可以多用"听口令游戏",比如我们熟悉的萝卜蹲游戏:家长和孩子分别代表一种游戏的萝卜,叫到谁对应的颜色就蹲下去,这类游戏在很多综艺节目里也出现过,不仅可以锻炼专注度,还可以锻炼孩子反应能力。类似的其他口令游戏都可以玩,在和孩子玩的时候要注意口令要清晰缓慢,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去进行,等孩子适应后,再慢慢加快。 分配游戏训练 边走边看游戏法。这个游戏也是许多孩子喜欢的,操作起来也很简单,比如在穿过房间、客厅,或者绕着房间走一圈,迅速留意尽可能多的物体。然后让孩子回想,把所看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说出来,最好写出来,然后对照补充。如何孩子觉得有困难,可以引导孩子按顺序慢慢在脑海回放。 我们做得最多的是在马路看车牌,每次在等红绿灯或者堵车的时候,就让孩子迅速的扫周围一眼,然后告诉我们他看到的车子的颜色和对应的品牌、车牌号码。所谓"心明眼亮",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锻炼孩子的视觉灵敏度,锻炼视觉和大脑在瞬间强烈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孩子更加聪明。 通过玩这个游戏几次后,我家小宝在5岁的时候就认识了近20种汽车品牌标志,要知道在此之前他连自己汽车是什么都不知道。 转移游戏训练 我们可以玩乒乓球干扰游戏。 方法:让孩子把球放在乒乓球拍上,绕桌子行走一圈,要求乒乓球不能掉下来。家长在旁边"捣乱",但不能碰到他的身体。一会拍手跺脚,一会大喊大叫,还一边说:"掉了!掉了!"孩子会忍不住就笑,但为了不输给人,又不得不保持镇定和集中注意力,继续完成游戏。 本来一个人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就不容易,如果旁边再有人进行干扰,就会觉得更难以集中注意,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旁边正上演吸引人的电视节目,他就会分散注意力。然而正因为有干扰,有难度,才能在人为设置的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境中,训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看到当今社会很多三四十岁的人都不独立,还在啃老,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能进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自我管理的方法最重要的就要让孩子学会去规划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这里包括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很多家长说,制定时间计划容易,执行任务就比较难了。 那我们先来聊聊如何制定。孩子的时间计划表,由孩子自己制定,并且要尊重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制定前,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告诉他就行,只要不影响休息,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和学习的时间段。当孩子制定好后,家长可以指出大问题并修正,不是大问题就不提了,要充分尊重孩子。并且在执行期间,家长也不能干扰。 有一个孩子对我说,他之所以不再喜欢和妈妈聊天,是因为妈妈不尊重他。时间表上明明是10点开始学英语,9点半至10点有半个小时的放松时间,可是妈妈在9点10分就让他提前去学习了。妈妈的做法让他觉得很气恼,并且认为计划表在妈妈眼里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还要配合执行。 关于任务的执行,很多父母会跟孩子讲道理,会督促孩子定计划,再整天催着孩子去执行,但往往发现这些方式都收效甚微。其实,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效果也很显著,那就是做游戏。对孩子来说,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是发展各方面能力最好的方式,包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推崇的边玩边学的方法。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足够游戏机会,那孩子的学习到了一定阶段就会遇到阻碍。 规划时间和任务,其实也是一种游戏,是一种挑战游戏,我们每天有计划的执行任务,就相当于挑战成功,执行完一天后,获得一枚星星奖励,当获得十颗星星后,就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于此同时,平时在与孩子玩其他游戏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计划,还可以写下来。比如我们和孩子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孩子可以先计划几个词语后取胜,准备用几个有可能出现的成语来应战等等。
隔离在家看似枯燥,其实也是给我们陪伴孩子的机会,与其让假期在无聊中度过,不如认真地陪孩子做几件小事,不仅能加深感情,还能培养出更多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