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三台在线

搜索

邹开歧:走笔萧公馆(一)

  [复制链接]
木子的李 发表于 2020-2-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马上注册,三台事早知道!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文/邹开歧

走笔萧公馆

一一破解萧氏家族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谨以此文纪念京城名医萧龙友诞辰150周年

开笔的话天府之国,巴蜀四川,中间是盆地,四面皆是山。在盆地东部偏北的边边上,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一一三台。说起这三台县城的历史,这龙门阵摆起来,好比那千里涪江水,一浪赶一浪,一波接一波。不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而且人杰地灵。就说大唐时期,这里曾经是东川节度使驻地,与当今省会成都平起平坐。可是这么多年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就像一碗“烧白”,埋在了“盐菜”下面,没让人当回事。本届县委、县政府,花了大力气,实施旧城改造,终将这份看起又顺眼,闻起又很香,人人都喜欢的“烧白”从“盐菜”下面“翻”上来了。嗨,这一“翻”呀!处处是亮点和看点,甚至成了景点。平时不起眼的小街陋巷,都有讲不完、看不够的精彩 ;被很多老人们牵挂的公寓、大院又重新进入人们视线。让老人们重温了历史,让年轻人长了见识。


饭得一口一口地吃,龙门阵只能一个一个地摆。我首先要给大家摆的,就是方家街的萧公馆。二十多年前,因为写《京城名医萧龙友》我就走进了萧公馆。值得庆幸的是,县上研究城南改造的会议,我应邀列席,并作了简短的发言。至今记得,我的发言是 :“保留原版,抢救绝版,营造看点,打造亮点”,居然得到了县委马辉书记的肯定。我说的“绝版”有两处,一处是方家街的萧公馆,另一处是东城门内,原东北大学内迁三台的教授及员工宿舍。萧公馆已得到全面修复,让三台古城的亮点重放异彩。我还要特别感谢萧龙友的侄孙儿萧承义,在我“找米下锅“的紧要关头,为我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凭我仅有的这点素材库存,我的夙愿是难予完成的。在我心目中,这座古香古色、木结构的萧公馆,满满地装着一个家族的人文故事。不讲出来,有失一位作家的责任。我以为,这座萧公馆,好比西昌的人造卫星发射基地,“京城名医萧龙友”,就是从这里“发射”出去的。这座萧公馆,珍藏着萧氏家族连续六代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需要我们去破解。今年二月十三日,是萧龙友诞辰150年的日子,匆匆写了这篇拙文,以告慰萧大夫在天之灵。同时征求意见,以便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微信图片_20200225111419.jpg

萧龙友先生一物华天宝 巴蜀四川江西萧氏 迁居雅安历史上有“孟母三迁”。孟母的三次搬迁,是为了给儿子找一处读书的好环境。其结果,只培养出了一个孟子。萧氏家族的“三迁”,是为了给一家人找个兴家立业,养儿育女的好环境。其结果,远远超过了“孟母三迁”,而且连续六代龙飞凤舞,一代胜过一代。一家人,该在哪里落脚谋生,自古以来,都有其前因后果。祖籍原本在江西太和的萧聚泰,人称聚泰公。辛辛苦苦一辈子,得来的结果,也只能紧紧巴巴过日子。俗话说,“猪朝前拱,鸡往后扒”。人活在世上,谁又不图个家兴业旺,人兴财发呢?这位聚泰公是个脚踏黄土地,胸中有希望的人。种田是一把好手,经商是一位能人。农忙时节,裤脚一捞,袖子一撸就下田。农闲时,衣冠整着,商海闯荡。赚钱不多,却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阅历。当他听说物华天宝的四川,不仅士地肥沃,出产丰富,还是一方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就带领全家老小,跋山涉水,迁居大熊猫的栖息地,以茂林修竹名天下的雅安。没曾想,萧聚泰一家,从江西太和迁至四川雅安之后,就开始时来运转,好运连连。


其子萧鸿吉寒窗苦读,勤奋好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聚泰公夫妇辛辛苦苦培育儿子鸿吉读书之目的,就是想让儿子走仕途之路。萧鸿吉也还算争气,于清朝道光乙酉中了拔贡。咸丰年间,官居雅安教谕,主管教育。以农商为本的萧家,破天荒出了第一位仕途为官的后生。萧鸿吉身居官场,却没把作官当成职业,深知为官的时间短,做人的时间长。他花了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还“足迹遍天下”民间访疾苦。特别精于诗词书画,有多部诗集、随笔传世。民间有句俗话,“运气来了,山都挡不住”。萧家入川后,实实在在地开始了家兴业旺。聚泰公的长孙,萧鸿吉的长子萧端澍,好学上进,学有所成。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考中拔贡,光绪十四年(1888)中了举人。赴湖北大冶、枣阳担任知县。因政绩显赫,升任直隶(今北京)知州。更可喜的是,精于书法,行、草、隶、篆四体皆善,闻名一时。


萧龙友萧端澍的弟弟萧端洁,学着哥哥的样子,十年寒窗苦读书,功夫不负读书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由内阁中书升任军机章京,负责协助军机大臣晋见皇帝商谈军政要务,俗称“小军机”。萧家的后人,真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萧端洁也因其书法闻名于世。《益州书画家名录》,赞扬萧端洁的书风“在欧(阳询)、赵(松雪)之间,从清光绪至民国初,无人可比”。清同治九年(1870)2月13日,萧家院子喜气盈门。一个新的生命,从母亲的脐带分娩出来,哭声传至大熊猫栖息地的上空,穿越波峰浪谷,让茂林修竹告知天下,“我来了!”这个新的生命,就是萧家入川后的第三代,本文的主人公萧龙友!当萧氏家族的儿孙们,一个二个出类拔萃,在外面大展才华时,萧氏家族的主心骨及其重心早已移居三台鲁班镇了。

作者:邹开歧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加我们客服媛媛,微信号:santaizxAPP【李**,191****8601】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 发表于 2020-2-25 12: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示羊人王 发表于 2020-2-2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京城四大名医之首。
三台在线的忠实者,从2012年5月13日注册至今一直跟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5 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心财主 发表于 2021-3-6 20: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那个时代的官与商都很是了得,先生能弃官从医济世救人,实在难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